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issue response to poly(ether)urethane-polydimethylsiloxane-fibrin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of pro-angiogenic growth factors

ty10086 提交于 周四, 08/26/2021 - 13:44
Abstract(#br)The development of a scaffold able to mimic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lastic tissues and to induce local angiogenesis by controlled release of angiogenic growth factors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al ischemic diseases. For this purpose a composite scaffold made of a poly(ether)urethane–polydimethylsiloxane (PEtU–PDMS) semi-interpenetrating polymeric network (semi-IPN) and fibrin loaded growth factors (GFs), such as VEGF and bFGF, was manufactured using spray, phase-inversion technique.

材料在组织再生中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ty10086 提交于 周三, 08/25/2021 - 16:55
促进血管生成对于组织修复治疗的成功和组织工程结构的命运至关重要。尽管许多生化信号分子已经被使用,但已知其在体内的生物学功能有限,主要是由于其寿命短,活性差。除了生化信号之外,基质(或工程生物材料)在刺激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里,我们讨论了修复和再生各种组织,包括皮肤、骨、肌肉和神经所采取的促血管生成的努力,重点讨论了工程基质的作用。这包括孔结构和理化性质的设计(纳米拓扑、刚度、化学和可降解性)、基质的剪裁以恰当地呈现生长因子及其与黏附配体的串扰、血管生成分子和金属离子的控制和持续传递、细胞工程和预血管化组织的构建等。总体而言,材料驱动的策略是调整细胞和组织微环境,通过基质线索和适当呈现或传递信号分子和细胞,血管生成事件可以得到明显的青睐。

标签

基于微针的点对点传染病诊断装置。

ty10086 提交于 周三, 08/25/2021 - 16:02
最近的传染病爆发,如COVID-19和埃博拉,都强调需要迅速和准确的诊断,以开始治疗和遏制传播。成功的诊断策略关键取决于生物取样和及时分析的效率。然而,目前的诊断技术是侵入性/侵入性的,通过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而呈现严重的瓶颈。此外,集中测试设施的可及性较差,旅行的需求可能增加疾病传播。自我管理的点对点( PoC )微针诊断设备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微型针阵列可以以微创的方式检测皮肤内/外的生物标志物,提供(近)实时诊断。很少有专门用于传染病诊断的微针装置被开发出来,尽管类似的技术在其他领域建立得很好,并且普遍适用于传染病诊断。其中包括用于生物流体萃取的微针、微针传感器和捕获分析物的微针,或它们的组合。可以从血液和真皮间质液中进行分析取样/检测。这些技术在传染病诊断方面正处于发展的初期,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就这些微针技术在传染病诊断中的效用及未来展望作一综述。